作者:Wesley Chong
居銮被誉为“南山銮水”,她的山林景色是州政府所推介的旅遊景点之一,每一天都有许多的居銮人到当地著名的南峇山登山、做早操,居銮是一个相对平静、安逸的市镇,近年也因为几间大型商场林立,生活上的商品倒也是选择众多,我很喜欢生活在居銮。我出生在居銮,在这里成长。除了间中离开的四、五年的求学日子,前前后后也在居銮生活了30年。算是见证了居銮过去30年的成长吧。同时,我也见证了新币兑换马币从1元多到2元多。
同学毕业后不是留在首都吉隆坡就是去了新加坡或者更大的城市,比起许多的同学,我觉得我是比较幸运的。我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居銮一间在当时即将上市的科技公司上班,结婚生子。目前我也留在居銮作“个体户”,做一些网络或软体案子,偶尔也会接到一些海外的案子,赚些美金或新币。虽然少了大城市的五光十色,但是也少了大城市的交通繁忙的问题。住在家乡,最大的收获是每天都可以吃到母亲亲手煮的小菜,儿子每天都可以和他的爷爷奶奶有说有笑,小两口想要“啪拖”,还可以请两老看顾一晚。
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2005年撰写了《世界是平的》这本畅销书,书中阐明了因为二十一世纪的通讯科技发达,交通便利,许多的服务可以被外包去相对廉价的地区。我就在想为什么不是居銮呢? 当然,我们可以等待有关当局为我们居銮建设大专学府,建立大型工厂,让我们的市场变大。可是作为像我一样的“个体户”或三五人的微型企业,又要如何主动出击?
居銮地灵人杰,近几年也吸引了本地及外来人才留在居銮发展。如音乐人瑞业先生及文人兴隆。同时,也有许多高人《卧虎藏龙》在其中,如马来西亚第一个专业博客Liewcf和教导学生学习如何学习的刘世一先生等等。一间由前同事们成立的公司也在2014年在香港拿下了亚洲工业最佳应用程序金奖,还有一些《卧》在居銮,可是却在为海外公司服务的人才。我所知道的不过是凤毛麟角而已,我所不知道的,请读者告诉<蝠报>,让<蝠报>主动出击, 为大家报导居銮的<蝠人>事迹.
銮中在过去数十年的岁月为居銮栽培了许多的莘莘学子,这些学子都因为政治的特殊原因和早期国内的私立学府不多,学子多选择海外留学,如台湾、中国、日本或欧美。这些校友的人脉资源是不是可以为居銮打开了国际交流的窗户,把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务带回居銮呢?大部分的时候是有案子,可是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或者没有足够的信任彼此支援。当然我也遇过有人没有案子的例子。到底是现有案子才有人呢?还是有了人才有案子呢?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很难辩明的。不过我相信事在人为,人都已经在这里了,只要自我提升,更多的异业结盟和同业合作,配合通讯科技,我们必能共同为居銮创造更多的商机,共同开拓更大的市场。把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居銮,这样就功德圆满了。近期我想和蝠报举办异业交流午/晚餐会,让大家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半内与十几位商人分享和交流,整合更多的人才,不晓得大家有什么想法?请电邮 hi@wesleych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