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夏
今年,兴都教徒的大節日屠妖節落在十月廿二日。兴都教徒是如何庆祝屠妖节呢?
根据 Loges 女士,一位印裔兴都教徒,在屠妖节大约前两个星期,他们开始为节日准备。首先是制作糕饼。糕饼一般分两种:一是 Atarasam 即甜糕点。另一是 Muruku 。在准备糕饼时必须先制作甜糕点代表日子过得甜蜜幸福。接着是制作素食 Muruku,然后是含有鸡蛋成分的 Ahci Muruku。
屠妖节一星期前,兴都教徒开始打扫粉刷装饰房子。大家忙着家事时不忘到 Jalan Station 小印度的市集采购有关节日的一切用品。市集约节日一星期前开始。
屠妖节前夕,兴都教徒会在家祭拜先人。当天午夜起,油灯会点燃直到屠妖节当日夜晚。此外,除夕日他们会在屋檐下绘制 kolam。材料是染色的米、沙谷米、面粉或椰丝。之后这会是蚂蚁或鸟儿的食物 – 有着分享意义。
屠妖节当日曙光未现时,兴都徒会用白芝麻油涂抹头部、眼和耳。接着使用称为 Siyakai 的粉末涂抹除油然后用水冲洗,意即洁净身心。过后换上新的传统服饰到寺庙朝拜。
屠妖节早晨必须吃 Tosai 或 Chapatti 和 Idli。此外,晚辈须向长辈祝福。已婚兴都教徒会分发像华人一样的‘红包’。在进行了必要的仪式后,即等待亲朋戚友的来访。
屠妖节当天我们来到 Loges 家。Loges 身着传统服饰的热情的爸爸已在大门外等候。
进屋内前我们见到地上有 Kolam 和一些小油灯。一进屋内,只见有两个神龛。墙上有不少神祗画像。神龛上有着不少神祗包括兴都神祗、弥勒佛甚至是圣母玛利亚塑像。圣母塑像里装着圣水。据爸爸说圣水可以驱邪治病。我们在一橱柜上也发现释迦牟尼的樽像。除了屋内的神祗,对爸爸而言,最有力量的是家神!据爸爸说,兴都教徒家中有自己的家神,家家不同,不会重复。
Loges 家的家神是“Muniyandi”。爸爸说家神会赐他力量,替人消灾解难,但得先得到家神的同意方能进行。
在一番关于兴都神祗的询问结束后,Loges 的爸妈站在神龛前接受儿孙们的跪拜。只见爸妈手指沾着放在神龛上的白色粉末在儿孙们的眉心之间点上吉祥痣(pottu)。接着,爸爸妈妈派发‘红包’给儿孙。过后见到妈妈弯下腰来给爸爸跪拜。原来,妻子需向丈夫祝福,先生也会给妻子‘红包’。
在厨房一角,只见各式各样的糕饼,种类之多令人哗然,全是 Loges 家人一起制作。爸爸说传统的 Muruku 和 Ahci Muruku 必做,至于其他的则视个人喜好。其中一种 Ahci Muruku 就是华人新年必能见到的“蜜蜂窝”!
将近中午用餐时间,妈妈和 Loges 接连端上佳肴招待我们。菜色计有Nasi Briyani、咖哩羊肉、咖哩鸡肉、三峇鸡肉、干辣椒炒鸡肉、蔬菜沙拉、腌制瓜果和菜燕。美味!
爸爸说厨房是不让歇息的, 意味来日不会饿肚子。这和农历新年的年年有余不谋而合。
拜访结束前,我们请爸爸赐福于我们。见他用手指在家神的眉心一点再沾上神龛上朱红色粉末,然后在我们的眉心和发线额头之际即眉心正上方各点上吉祥痣,我们则双手合十。
能到传统的兴都家庭度过屠妖节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此次拜访里,发现我们之间不管在宗教、文化、传统习俗里都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绝对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