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惠英
或许,你从来就不是一个恋家的孩子;
或许,你从小也没享受过多少家的温暖;
又或许,你认为你现在新组建的小家庭才是你所谓的家……
可生你养你的父母为你打造的<家>,
即使已不再是你认为能避风的港湾,
即使已不是能让你舒心放松的憩园,
却是你永远也扒不去的烙印,是一个永不磨灭的印记。
家,有兄弟姐妹之间纯真而朴实的情感。虽然,也时常吵吵闹闹打打骂骂,但亲情永在。正因为家里有着祖辈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才有那恋恋不舍,难以忘怀的家的记忆。
当然,每一个家有每一个家的模式,每个父母各有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也不是每一个家,都有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父亲深刻的关爱。但,即使没有弥漫着特有的温情关爱或唠叨慈爱,家,依然让人心里透着敞亮,感受无限温情!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感动,但往往最不经意的却是父母为我们受苦受累,无私奉献的那种种感动,或许那些感动要等到为人父母的那一天才有所体会。但父母的爱伴随我们一生,这是我们不能昧心否认的。单凭这一点,我们必须感恩,而且还不能忘了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中国内地有这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许多父母总是翘首以盼,等孩子们回去探望的心声……
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领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 带上祝福,陪同爱人 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老话说得好呀,百善孝为先,孝亲不能等!父母最操心的不正是孩子们在外生活工作是否如意,身体是否无羔,并不多图孩子们赚大钱,成就大事业嘛。所以,趁着父母还健在,常打电话报平安,常回家看看!别再以 “抽不开身”“手头不宽裕”“老人还健壮” …诸多的理由忽略了敬孝道。堂前敬孝,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大的善事。
让老人多享一天眼前的幸福,少给自己留一份日后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