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霖 乡巴人
或许,对一些人物来说,居銮是一个突破 7-11 的地区,或者,是拼凑38 数字的地方。
但对于爱护居銮这块土地的人来说,居銮肯定不是个数字。
居銮是什么?
居銮是不需上班时与孩子玩耍的地方;是回家吃妈妈家常菜的地方;是风雨无阻载送孩子补习的地方;是人生很多第一次的地方…… 把这块土地当成一个数字,不是大问题,只是视角不一样而已。这也是为何,这些人物可能踏过居銮乃至柔佛更辽阔的土地面积,但始终缺乏对居銮或柔佛的归宿感,因为他们寻找的是一个数字,而居銮子民看待这块土地的视角不同,是日常,是上一代,是下一代,既平凡普通,又深刻特别;感性一点地说,居銮是家园,直接来说,居銮不是酒店。
生于厮,长于厮,死于厮,飘向北方(中国大陆)也好,南下寻找新新关系(新加坡)也罢,谈到家,方向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居銮。视角的不同决定思维和行为处事的不同。他们以为,对这块土地的爱可以靠冷冰冰的数据堆砌。但,在爱护这块土地的人眼里,这块土地远远超越数字,“居銮” 两个字绝不能替换,It’s not changeable. 可惜,对于以利益思维出发的人们,这个 “数字” 可以源自居銮,可以源自拉美士,可以源自古来,可以源自大山脚,没有太大差别,It’s changeable。
为何会出现不同视角呢?因为 “居銮” 在心中所承载的重量不同。好比现实中的例子,台湾商人到中国东莞做生意,既然来到他人的地方要赚他人的钱,台商当然尽量客客气气,但是对于东莞的计划和盘算,台商始终停留于金钱利益的考量。赚够钱后,他们告老还乡的地方,始终是台湾,因为心中情感归宿的地方不是东莞。
这个赚钱的地方,可不可以替换?当然能,时局不同,时机成熟情况下,这个“地方”当然能替换。东莞可以换成苏州,苏州可以换成厦门,只要能赚钱就好;同样的,居銮可以换成巴西古当,居銮可以换成新山,只要是有利益就好。
但是,我们呢?我们的家就在这里,因为对于我们,居銮从来都不是一个数字。
【蝠言銮语】本专栏开放投稿予各阶层人士抒发己见,请将稿件寄至 kscc170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