鑾中校友會活動

0

《走進華教歷史的長河》

在台湾侨大修读先修班时,认识了许多来自各地的侨生。印象深刻的是印尼及缅甸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在小学及中学时必须在凌晨四点多起早摸黑“偷偷摸摸”地到华文老师家学习华文。我想,生在马来西亚,虽然华教道路是风风雨雨,但在华教先贤的牺牲下,华人子弟至少还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华小及独中学习华文。

今天,华教是风大雨大,谁是谁非,如雾里看花。不如,就跟着銮中校友会主席孙福盛先生走进华教历史的长河,回头重看华教先贤的努力,找回初衷及那份坚持。

华教的路从 1819 年在槟城创办的五福书院开始就风雨飘摇。到了 1950年代国家独立前后,种种不合理的法令致使华教之路步步为艰,但在先贤们自动自发下,华校办了一间又一间,从小学、中学到南洋大学,在在展现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创办学校以发扬母语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那份坚持。

为什么有独中的出现?

1957 年,政府要全国华文中学改制。当时,政府鼓励华文中学接受政府津贴金,改制成为英文中学。不过,除了少数几间接受改制,大部分华文中学都站稳立场,不为所动。无论如何,《1961 年教育法令》通过后,原有的 69 所华文中学,有 54 所接受改制,只有 15 所宁可放弃政府的津贴金,成为独中。较后时,随着种种情况的演变,一些改制后的华文中学又重新开办独中,一直到今天共有 60 所。独中是纯粹由华社自己开办的中学,完全没有获得政府的津贴,而社会上热心华教人士则采取捐献、做赞助人、以股养校、以地养校等方式支持华校的经费运作。

今天,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在各地绽放光彩,独中统考文凭备受海外知名大学推崇,也拥有除了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华教斗士们及蕫教总的努力。

蕫教总的角色

董教总是 50 多年来带领华社捍卫和发展华文教育的精神堡垒。因为捍卫华教,教总的前主席林连玉先生(族魂)在 1961 年被剥夺公民权和被吊销教师准证,教总前主席沈慕羽先生在 1987 年 74 高龄时连同 62 岁的董总前主席林晃升先生被逮捕坐牢。这许许多多的华教前辈虽然是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和风范却是激励着后来者继续为华教的发展而努力。

如今,广大华社都把“维护华小、捍卫独中,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共同愿望。大家应该不分你我,放下成见,同舟共济,风雨同路,协助先贤们完成未达到的使命,共同发扬华教精神。

書香日《書香換玫瑰》

由中华校友会读书会主办的《书香换玫瑰》活动于 4 月 23 日在书香、玫瑰香及欢歌笑语交织中圆满举行。

节目中,孙老师给来宾朋友讲了一个生动又浪漫的书香日故事。此外,还有一个现场文学常识问答比赛,答对的朋友获得神秘礼物一份。这个书香日活动还特别穿插了由民歌爱好者所表演的一个弹唱环节,带我们回味三毛写的『橄榄树』,和一些经典的英文老歌。

当晚的出席者皆带来一本好书,与在场的朋友交换,让好书流传,让友谊放飞。主办当局赠送一支玫瑰花给出席者,让大家把书香和花香带回家。

附录:世界书香日起源于 1995 年 11 月 15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每年的 4 月 23 日为《世界书香日》―― 其宗旨是关注阅读、出版和智慧产权的发展,唤起世人重视阅读的兴趣。

选择 423 为世界书香日,是为了纪念世界文学史上的两位同在 4 月 23 日逝世的文学巨人:英国的莎士比亚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