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群樓 | 蝠城人物:陳清耀

0

他是居銮之子,在建筑设计界崭露头角,绽放耀眼光芒!

步入建筑之路

在 1996 年,他获得了建筑学双学士学位,并也在 2000 年从 University of Science Malaysia (USM) 获得了 MSC Planning 硕士学位。毕业之后,他在槟城和雪兰莪进行了多次的建筑训练与实 践。在 2003 年,陈清耀与他的两位大学校友成立了 KCYS Architects Sdn. Bhd. 。

七年后,他离开 KCYS 单飞,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 CY Chan Architect (CYCA),并开始了自己的建筑实践。他的 公司涉及了广泛的工作范围 – 包括总体规划、综合商业与酒店建筑,商场设计、多用途住宅建筑、室内设计与 私人住宅等等。 身为 CYCA 的负责人,陈先生也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担任主创设计职务,并率领设计团队率先进行一系列的建筑理念的实践。CYCA 相信这个世界的存在是各种质量和能量依照各自的次序 (Order) 重叠交叉存在而平衡后的结果。建筑师将依据这一交叉结合的平衡来进行抽象概念和设计理念。在这平衡的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调和各种不同的观念和分歧,包括物质文化、逻辑功能与人文主义里对立的建筑精神,同时也必须涵盖着自然环境和人类世界之间的融合关系。

获颁荣誉奖项

2017 年 4 月,CYCA 凭着 O2 Residence 高楼住宅项目荣获了马来西亚 Star Earth Conscious Awards (Honor) 。2017 年 5 月,清耀与他的团队凭着 Twinkle Villa 的项目,获得了由马来西亚建筑设计奥斯卡,建筑师协会 (PAM) 颁发的最佳《独立住宅》设计组别的最高奖项金奖,并也成功夺得最杰出马来西亚 2017 年度建筑设计大奖。这项设计大奖在 2015与 2016 年从缺,而在 2017 年获颁予 CYCA。

反轉群樓-1

受邀参与国际建筑高峰论坛

陈清耀获选为 2017 十大建筑师之一。2017 年 9 月 16 日,陈清耀代表马来西亚到中国参与第九届 威海国际人居节城市健康与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与各国精英、院士与学术教授交流。他在论坛上 为《中国健康住宅研究与实践》的主题进行演讲,也讲解了他的其中一个于 2017 年获颁年度金牌奖的建筑成品。他认为,这会是一场在个人建筑设计生涯与实践建筑理论的一个小总结,也算是 对过去 7 年单飞的一个交代。

除了 CYCA 创始人陈清耀,此次的论坛也有日本千叶大学副教授林立也(Tatsuya Hayashi) 、新任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托马斯 • 沃尼尔 (Thomas Vonier)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CAAN 建筑集团主创建筑师兼汉阳大学教授 Bang Chulrin 等到场参与其盛,并进行研讨与交流。

现今的建筑设计逐渐走向单一化的趋势

在论坛上,陈清耀指出,在现今世界自由经济主义发展模式的熏陶下,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潮几乎在每个城市重复发生。这造成了城市人口以不自然的形式飙升,从而导致居住空间的需求在短期内大量提升。而在仓促的单向市场经济反应下,普遍上会以单一性的新区卫星城镇或城区内的密集塔楼模式来回应人口增长和居住环境的需求。

这类型的新区城镇住宅,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对房子的物质需求,但也同时把多余人口往城市边缘推去,以解决城市人口密度的问题。这种以标准化、规模化、单一设计的建筑语言的居住空间已经成为大多数新型城市发展规划的指标。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对土地价值最大化和投机活动,居住空间多数都以群楼的形式出现,像是厚重的塔状、板状与块状,挟着重复又重复形式进驻了城区的每一块土地,淹没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想象空间与期待。这不只把当地的本土村落和社区的生活形态淹没,也阻断了其差异性、灵活性和个体生活方式等等。

这种单一标准化的新群楼建筑持续向外延伸,造成了高度同质性的都市持续扩张,也导致地域文化失去了特色。严重的说,我们或许正在不停的建构着一个已经逐渐被遗弃的生活方式,一个违反人类丰富个性和社区文化差异的生活环境。

对单一形式进行反扑 – 反转群楼

当群楼在城市蔓延开来,作为对单一建筑语言和群楼攻击反扑的设计手段,居住环境必须拥有设计上的个性化、定制化和对自然环境的结合。而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个性化的房子标准化,把标准化的居住环境个性化。与此同时,建筑师也必须在商业原则的限制下展现建筑的精神,尝试整合经济原则的密集性、本土村落的特质、绿色建筑的永续性和迎合个体上的差异性的需求。

建筑师必须考虑所有的城市规划与居住环境要素和设计原则。因此,建筑除了个人设计理念的展现与建构美学价值的呈现,他们需要服从的更是人文的伦理目的。而在这个建筑伦理的世界观里,建筑的重要性就被降低到与动植物、自然环境和文化伦理同等的位置。相对来说,人的需求和建筑意志可能再也不是最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会在不同的场景与不同的目的中以不规律性的状态来回移动,也可能以反复交叉的形式各自影响建筑的结果。

在这样的理念中,场景 (Context) 将成为一个设计的基本单位,把全部的场景串连接起来, 就是整个建筑和居住环境所需要考虑的世界。每个场景都有各自独立的思考和设计元素,它可能是源自于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也可能是源自于复杂的文化中的差异性和人文精神,抑或是纯粹的商业原则。而这些场景和设计元素的不规律性,基本上提供了建筑师一个反转群楼建筑的逻辑思维和针对标准化、大量生产与大量消费进行反扑的平台。

面对挑战,力求突破

他坦言,当他们面对现实的时候,当他们面对塔楼攻击的时候,当他们面对商业利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时候,他们能做的其实就是担起对未来人文、环境与社会的责任,在限制与挑战中努力追寻突破,尽他们所及之力做到最好。

期待清耀能开创更多独特的建筑格局,也期待未来他能为居銮的建筑发展勾勒出美丽的蓝图。

欲知更多详情,可游览CYCA的网站:https://www.cycarch.com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