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中国天津的都知道,天津有三绝,那就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外地人到天津,当地人都会朗朗上口说到“没尝过及没买到天津三绝,就好像没来过咱天津一样。” 接着,他们就会叙述这三绝的创始人如何出身贫寒,如何钻研技术,如何用心研制出顾客信得过的食品……说着说着,露出了天津人的骄傲。
这真不错,全民都在为天津推广呢!小编当时想了一想,那居銮的三绝又是什么呢?那可能要分居銮美食三绝、居銮咖啡三绝等等,才能细分。今天,小编先来介绍【居銮三绝-饼类篇】。
在饼类里,居銮三绝是什么呢?
我想,豆沙饼、(上海月饼)老鼠饼以及传统黑豆沙月饼,是实至名归的。来到居銮,没有把这三绝带回去,就是没有来过居銮了啦!
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将介绍居銮老字号-南益饼家的一绝—传统黑豆沙月饼。先来说说这家饼店的故事吧!
【居銮老字号】在马来西亚拥有 72 年久远历史的南益饼家—
这印着“裕茂”两字及“庚申“年份的古老饼模,和南益饼家息息相关,也算是天遇,冥冥中让主人能重新寻回“家传之宝”。
饼模上的“裕茂”两字,原来是“南益”在中国的前身,据说也在中国传了约五代人。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 57 年称“庚申年”,因此,这饼模制作的年代,也许是 1920 年,或者可能还是更早的 1860 年!
原来,南益的创办人张纬表 1917 年出生于中国潮州河婆溪角寨,家里历代都在开饼店及酱油店等,在耳濡目染下,他也从制饼老师傅那里学到了各种饼的制作方法。无奈,由于局势动荡,无法继续做生意,年仅18 岁的张纬表在 1936 年,在母亲的声声催促下,带着妻子刘天圳从中国下南洋。他们乘船漂洋过海,到居銮 Kampung Gajah 这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自己砍树枝,搭起茅草屋,作为栖身之地。
1942 年至 1945 年 三年八个月的抗日战争结束。1945 年,张纬表先生在如今毛申律路的 Econsave 附近的一间亚答屋开始制饼,创立了南益饼家。
50年代,张纬表再次迁店址到位于南峇路旁的一间亚答屋。在一桶一桶的饼干做好后,张纬表先生就骑着脚踏车沿着火车路到居銮附近的梁站、巴罗、令金等地送货。据说,他一天送到外地的饼干就可赚取 2 至3 块钱,而当时的园坵经理一个月的收入只不过是 4 至 5 块钱! 这期间,饼家也做了第三次的迁移,店址也位于南峇街,就在目前晋升车行附近的老店面。
60年代,南益饼家迁徙到位于 Jalan Besar 豆沙路交通圈旁的一家老店屋。就在这时期,有一个人到店里来兜售饼模,说是从中国那里搜刮来的货,走了好久都没人有兴趣而在别人提点下,才来到南益饼家。张纬表先生一看这些写着“裕茂”的饼模,不禁有失而复得及物归原主的欣喜,兜兜转转,之前动乱时期被清仓的家传之物,又回到了自己手中,真的是天遇啊! 应该是祖上有灵,要他好好发展这祖传事业, 而他也凭着“饼皮薄,馅料厚”的手艺及诚意而有了一群忠实顾客。
然而,在 1985 年,因为夫人刘天圳病重而停产至 1991 年。老顾客们非常怀念古早的味道,经常问张纬表什么时候再开业卖饼。为了不辜负这些顾客的人情味,张纬表在 1991 年重新开业,继续推出“饼皮薄,人情厚”的月饼,以表达对老顾客的感恩之情。直至 1994 年,由第二代传人张翠华继承家业。张翠华先生从小就开始跟在父亲旁边学习,从到森林砍伐木材,劈柴,烧柴烘饼,一步一步地慢慢学习磨练,传承着父亲脚踏实地的做饼精神。
南益:南山之情,益义永存
时间的巨轮转呀转,来到了交托给第三代传人的时候了。第三代传人就是张翠华的 6 个儿女们。他们背负着“居銮老字号”,“居銮老招牌”的重大压力承接了这家族事业。
2014 年,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他们把南益饼家搬迁到位于龙城卫星市的新店面。兄弟姐妹们及妯娌们齐心合力,一起把祖辈的家业发扬光大,一起协商如何在保留传统之际开创新颖的理念,突破保守的旧框框,打开新的市场,迎合网络新时代,把家庭式的饼家朝小企业的道路迈进。
祖父下南洋并在以南峇山为代表的居銮落地生根,传承制饼的家族事业,成为居銮老字号。对此,新一代对“南益”有了另一番的诠释,那就是南山之情,益义永存。
南益有今天的发展,全靠南山人 72 年来的人情味,而南益能回报给南山人的,就是“义”,就是用最健康,最天然及最扎实的材料,少油、少糖,无添加防腐剂、无反式脂肪的牛油、益寿糖以及亲手烹饪的天然食材,让爱饼的顾客们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当儿,也能继续享有“饼皮薄,馅料厚”的浓浓人情味。
饼皮薄,人情厚
说到这饼皮薄,人情厚,大家一定没有异议地认同那就是南益传统黑豆沙饼的最佳诠释。
传统黑豆沙月饼
传统黑豆沙月饼的表皮金黄剔透,饼皮薄到黑豆沙内馅呼之欲出,非常诱人。由饼家亲自用天然红豆熬煮而成的黑豆沙细腻嫩滑,绵密浓厚,甜度适中,再加上瓜子的口感搭配,堪称居銮一绝!
再说一遍,如果来到居銮,你没有吃到这居銮一绝的话,就不算来过居銮了!
单黄黑豆沙月饼
其实,单黄豆沙月饼是许多人的首选,豆沙及蛋黄的比例刚刚好,甜中带微咸,微甜又不腻,恰恰能满足味蕾。
除了传统黑豆沙饼这居銮一绝,南益的上海月饼和五仁月饼都是顾客们的心头好。
上海月饼
居銮以长条形的上海月饼红遍南马!
但是,居銮闻名的上海月饼为什么不叫“居銮月饼”而叫上海月饼?上海月饼真的是从上海传下来的吗?好吧!小编搜寻到的结果是:上海月饼不是上海来的!
没错,大马国内在中秋节期间热卖的上海月饼确实是马来西亚土产,而且是在怡保开始的。
究竟上海月饼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这其实是无心插柳之作。话说,1980 年时,马来西亚海外天大饭店的创办人俞植昌师傅跟随上海师傅学艺,学会做“凤凰饼”。1982 年,海外天大饭店第一家分店在霹雳州怡保开张。适逢中秋节,食客突然要求他弄点月饼应景。可那时候,海外天大饭店还没有生产月饼。于是他灵机一动,把凤凰饼变成松脆的月饼,竟然深获好评。为了纪念教导他制作凤凰饼的上海师傅,他便把这改良创新的月饼称为上海月饼。
最初的上海月饼都是圆形的,而风靡南马的居銮上海月饼,则是呈橄榄形,貌似老鼠的形状,因此也有了个有趣的名字,叫老鼠月饼。由于外面的酥皮有浓浓的奶香味而闻名遐迩。
其实,南益开始制作上海月饼也是“迫于无奈”,因为顾客及市场有强烈的要求。在不断地催促下,南益的第三代只好凭借做饼的经验,研发出自己的上海月饼食谱,一做也做了 12 年。一开始时,南益饼家承受了外界的许多压力,指他们抄袭或批评上海月饼的口感及价格,然而,一路坚持下来,从普遍不被看好,到开始被接受,一直到顾客竖起大拇指赞好,一切都值得。
谈到自家上海月饼的独特之处时,他们都表示莲蓉一定要由中国的莲子烹煮而成而不是一般豆蓉,而新鲜莲子的价格是豆蓉的三倍之多! 因此,南益上海月饼的价格稍微高一些,只因为遵循祖父及父亲对馅料的坚持。
伍仁月饼
其实,这么多种月饼里,小编对伍仁月饼最有感觉。因为,母亲每次都会交代:“其他月饼买一点就好,不过,可以买 1 粒南益的伍仁月饼回来。”母亲要求的就是 1 粒南益伍仁月饼,因为 1 粒就可以“丰盛”得让她慢慢咀嚼芝麻仁、杏仁、核桃仁及瓜子仁等,细细品味古早的冬瓜糖及桔饼,谁知道这伍仁月饼给她的是怎样的回忆呢?
今年尝过了伍仁月饼,真心觉得不甜,非常合我口味。也许,在我吃着伍仁月饼时,就是在感念那段还能买伍仁月饼给母亲的那段时光呢!
对于南益月饼,顾客吃的是一种熟悉感,是一种情怀:
老一辈吃的是从中国下南洋时的克难情怀,中生代吃的是长辈陪着吃饼的温馨回忆,年轻一辈吃的,则是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传统古早味。
小编原本找南益餅家的第二代传人张翠华先生谈南益饼家的历史,他人还没到,反倒是新加坡旅游团大军杀到争相与他拍照,像个大明星似的!
大家都冲着传统黑豆沙月饼,上海月饼及伍仁月饼而来,最重要的是,他们坚持要传统的古早纸皮袋子,买的是月饼,带回去的是72 年老店的古老情怀。原来,团里有几位还是老板的旧邻居,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组好几次的月饼团来到南益。
位于卫星市的南益饼家本店,今年将把市场扩大,让大家能更容易地在各地买到南益月饼。居銮的朋友们可到以下地点以同样的价格购买哦!记得,是同样的价格哦!
南益饼家 Nam Yick Food Trading
31, 33, Jalan 10, Taman Sri Kluang, 86000 Kluang, Johor, Malaysia
联络电话:07-7744750 / 013-7068682红屋
14A, Jalan Persiaran, Dato Ismail Hassan, 86000 Kluang, Johor
联络电话:07-7733780居銮伴手礼 Kasih Sayang Kluang
3, Jalan Bakar Sampah, 86000 Kluang, Johor
联络电话:011-27116515Barrel2u
另外,为了迎合新网络时代,南益饼家也采用 barrel2u 手机支付,全球的 barrel2u 会员都可在这里购买月饼送礼!